天美注册!

七夕丨源自星宿崇拜,传统乞巧节,咋就变成今人的情人节了呢?

天美注册

你的位置:天美注册 > 关于天美注册 >
七夕丨源自星宿崇拜,传统乞巧节,咋就变成今人的情人节了呢?
发布日期:2024-08-23 14:07    点击次数:75

图片

图片

对于中国传统情人节,大概比较确定的说法:一是正月十五(上元节)闹元宵;二是三月初三(上巳节)踏青庙会。“七夕”为何被称为情人节,与传说七夕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有关。在古代,七夕节更倾向于是一个女子过的节日,其内涵不但包括乞情,更包括乞巧、乞福。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01七夕,源自古人的星宿崇拜

图片

“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睕彼牵牛,不以服箱。”——《诗经·小雅·大东》(西周)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不仅如此,古人仰观天象,发现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

图片

北斗七星的勺星部分叫“魁”,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魁星点斗、独占鳌头”,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图片

02七夕,源自古人的时间崇拜数字“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

图片

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以“七曜”计算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图片

宗教里的“卍”字符就是北斗七星一年四季在天际的运行轨迹03七夕,源自古人的数字崇拜“七夕”又是一种数字崇拜现象,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预示成双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数六月六这“七重”均列为吉庆日。“七”又是算盘每列的珠数,浪漫而又严谨,给人以神秘的美感。“七”与“妻”同音,于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人相关的节日。04七夕,源自古人的生殖崇拜”七七"是生命周期。《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它说男子以8岁一个周期,女子以7岁一个周期。女子7岁肾气盛,换牙齿头发变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天癸是肾精,任督二脉,以中医说法,"为一身阴阳之海,五气贞元",也就是说,二七就来月经,可以生子。三七肾气平均,最后的牙齿长齐,发育完全成熟。四七筋骨坚,头发长极,身体盛壮,到了顶点。五七阳明脉衰,面容开始焦黄,头发开始掉。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是一个生命周期结束。而且,由此可见,“七”是一个代表女性的数字,七夕在古代主要还是以“乞巧”为主的女人节。"七"这个数字又指西方,所以七七相遇,应该是结束中的诞生。《周易·复卦》:"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来复"是去而复来,也就是重生,轮回循环,所以七七四十九天魂魄散尽,又七七四十九天魂魄丰满。05 七夕的历史演变(1)上古 - 春秋战国时期:

图片

 七夕起源与天象崇拜有关,古人对牵牛星和织女星的记载已经存在于《诗经·小雅·大东》:“跂彼织女”“睆彼牵牛” 。此时只是对星空自然现象的一种认知和描述,尚未形成节日和相关故事的完整形态。(2)汉朝:汉武帝时期,因连年征战,许多男子被征往前线,家中妇女在七月初七会将自己与丈夫比作牛郎织女寄托思念。汉代刘歆《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初步有了乞巧的习俗形态。

图片

东汉时期出现了关于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人格化描写“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为七夕节赋予了浪漫的神话色彩基础。(3)魏晋南北朝时期: 牛郎织女故事进一步流传,南朝《古诗十九首》中《迢迢牵牛星》牵牛与织女已是一对相互倾慕的恋人。 乞巧风俗中“喜蛛应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将蜘蛛装于盒内或用碗覆盖,以是否结网、网丝多寡、网是否有条理等为标准判断是否乞得巧。(4)隋唐时期:七夕的节日氛围更为浓厚,宫廷和民间都会庆祝。 妇女们乞巧活动形式多样,对月穿针等。 文人墨客创作了大量关于七夕的诗词歌赋,如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等,从文化层面丰富了七夕的内涵。

图片

(5)宋朝: 七夕节达到鼎盛,节日的习俗更加丰富多样。 市街上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 年轻女子的拜织女等活动依然盛行,“七夕拜织女,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 读书人有“拜魁星”习俗,因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主掌考运。(6)元明清时期:部分传统习俗继续流传。(7) 明清两代盛行“投针验巧”,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8)近现代: 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等因素,七夕节在一段时间内传统习俗有所淡化。 但近年来,由于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挖掘,七夕节重新被大众关注。并且在现代社会中,七夕节被赋予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众多商家也借机进行商业活动推动,七夕成为情侣之间表达爱意、相互赠送礼物、约会等的重要日子。同时一些传统的七夕民俗文化活动在部分地区也有所恢复和创新发展。你准备怎么过七夕?欢迎留言。

图片

好时光,莫辜负!加关注

图片

 不迷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